本病是一种病毒病,1952年发生于坦桑尼亚内瓦拉地区。由于病人身体常因剧烈的关节疼痛而被迫弯曲如折叠的姿势,故当地人用形容这种姿势的土语“基孔肯雅”(Chikungunya)来命名。本病发生急而突然,病初多以突然发冷后发热开始,出现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和腹泻,面部发红,伴有非常剧烈的关节痛;进入第二期,体温再度上升,呈双峰热。随之,淋巴结肿胀,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皮疹,出血点小而多,无广泛的融合性出血疹。皮肤、黏膜及胃肠道有出血斑或出血。本病可致患儿死亡,对成年人不发生休克综合征和死亡,但呈严重的肌肉和关节痛,有时会使病人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完全丧失活动能力。恢复期长,关节痛可持续数月至1年。
在亚洲,本病雨季为流行高峰,一般在7~11月,在东南亚常和登革热同时或先后流行,占一定比例。其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较广,疫源地分城市型和丛林型,主要分布在非洲,以及亚洲的印度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缅甸、越南、老挝等地区,日本也曾有报道。随着人和动物的快速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蚊子分布变化,本病似有北移现象。在自然疫源地,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动物、病人和野生灵长类动物,他们是病毒的主要宿主,其他还有牛、马、羊、猪、兔、猫、鸡、蝙蝠等。野栖蚊是媒介,人仅在进入丛林才可被感染。而城市型疫源地,受感染人是主要传播源,并通过伊蚊在人与人间及动物间传播。在本病流行期间,亚临床感染宿主,如猪、牛、马、羊、小鸡、猫等,感染后虽不出现症状,但成为重要的传染源。
现已经证明,白蚊伊蚊、埃及伊蚊、东乡伊蚊、三列伊蚊、伪盾纹伊蚊等是本病的传播媒介。而埃及伊蚊、白蚊伊蚊和东乡伊蚊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、云南等地分布很广,需要警惕该病传播。目前尚无预防本病的疫苗,控制本病只能是切断传染源和消灭传播媒介。灭蚊是重要措施,根据猪场用微生物作发酵床的研究,可大量减少蝇蚊,这可能是畜牧场灭蚊的一个方法和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