苜蓿根腐病是苜蓿镰刀孢根腐病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菌落初为白色,后渐变为桃红色。此病主要侵染根部,发病初期根部产生水渍状褐色坏死斑,严重时整个根内部腐烂,仅残留纤维状纤维束,呈褐色或红褐色。湿度大时,根茎表面产生白色霉层(即为分生孢子)。由于根部腐烂,病株易从土中拔起,地上部分生长不良,随病害发展,叶片由外向内逐渐变黄,最后整株死亡。此病是苜蓿的常见病害之一。根腐病菌为土壤习居菌,主要以菌丝体、后垣孢子在土壤、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,病害流行主要与土壤温、湿度有关,发病最适温度为25~30℃,地下害虫多,连作地往往发生较重。苜蓿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如下。

(1)选择地势较高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。

(2)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,减少伤口侵染。

(3)加强田间管理,适时浇水施肥,促进根系生长。及时清除病株残体,并集中销毁。

(4)药剂防治。选用92%绿亨一号3000倍液灌根,每7~10天1次,连续3~4次。

(5)发病严重地块实行3~5年的轮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