链孢霉易发生在麦粒菌种和煮熟的培养料上,在高温、高湿条件下更容易发生。典型症状是:菌袋侵染时,菌袋内局部培养基质上初见白色粒状菌落,后呈稀疏毛绒状,一天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呈现橘红色。若不及时清理或清理方法不对,全棚在2~3天大部分菌袋袋口感染,再过1~2天,袋口的星点橘红色孢子堆成一大团分生孢子块,侵染子实体后能在短期内覆盖子实体,造成腐烂。防治杏鲍菇链孢霉病害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。

(1)加强预防,从源头上杜绝。①培养料要求新鲜、干燥,用清洁水拌料,料中添加2%石灰粉,提高料pH10~10.5。②培养料堆置发酵要透彻,料温达60℃以上,中途及时合理翻堆2~3次,杀死料中绝大部分链孢霉的分生孢子。③大棚内外栽培场地保持洁净、干燥,四周排水畅通,绝不留积水、污水、污物、杂草,并保持通风良好。④装料、灭菌、接种后的菌袋进出轻拿轻放不破损。⑤灭菌要彻底,不留死角。⑥接种要按无菌操作程序。⑦发菌棚要进行药剂清杂,用高锰酸钾加甲醛点燃后密封24小时熏蒸。消毒彻底后,菌袋方可入内培养。棚上加盖草帘或遮阳网,棚内温度控制在25℃左右,保持通风、干燥。⑧产前要对菇农进行技术培训,提高认识,严把每道关,防患于未然,克服麻痹、松懈、轻敌的思想。

(2)早发现、早处理,防止扩散。接种后1日3次进发菌棚检查温度、湿度和有无杂菌污染,一旦发现链孢霉菌袋,立即用双层0.1%高锰酸钾浸湿的纱布包裹污染菌袋,放入空塑料袋中,扎口后带出棚外,远离生产场地100米外处理杂菌袋。防止分生孢子的扩散污染。

(3)发病后及时技术处理。①袋口、颈圈、报纸上污染的,去掉污染颈圈、报纸放入500倍甲醛液中,并用0.1%高锰酸钾或0.1%克霉灵溶液,洗净袋口换上经消毒的颈圈、报纸,继续发菌。②菌袋内出现链孢霉的,可用500倍甲醛液或5%可湿性甲基托布津液,用注射器注入感染部位后用胶布封住针孔,可控制为害。③发生链孢霉的大棚内地面上、棚内膜及其他菌袋上应及时喷上石灰水和0.1%的洁霉净,杀灭棚内空气中的孢子,并在棚内造成碱性条件,抑制链孢霉传播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