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草稻也叫野稻。它的形态和栽培稻极为相似,只是分蘖性特强,茎叶细弱,常匍匐于地,类似杂草,故名杂草稻。这种稻出穂比栽培稻早,穂形分散,谷粒细长,千粒重很低,而且边结实边脱落。近年来,崇明县部分乡镇的栽培稻中混杂杂草稻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,少数田块的混杂率已高达50%以上,已对水稻生产产生严重威胁。

怎样识别和防治杂草稻?-富农智库

杂草稻的发生,实际上是一种水稻的杂交遗传返祖现象。基因漂流是杂草稻产生的重要原因。一般由野生稻和栽培稻的粳稻、籼稻经自然或人工干预远缘杂交演变而来,因基因重组或回复突变而产生返祖遗传的野生性状。由于杂草稻的谷粒休眠性极强,落在地里的谷粒在第二年,甚至第三年、第四年都能发芽生长。它可以通过鸟类、人为、机械翻耕带土四处传播,免耕稻田有利于杂草稻的生长。

通常去除杂草稻的主要措施是种子净化、人工拔除、使用除草剂及深翻压埋。对于发生数量较少的田块,可分批拔除,7月底以前一定要拔除干净。杂草稻发生较重的田块,应在上茬作物收获以后进行10厘米以上的深翻。杂草稻特别严重的田块,建议改种1~2年旱作物,并将田里的杂草稻及时拔除。对上年是直播稻且已发生杂草稻的田块,如需继续进行直播,应在春播前间隔一星期以上进行两次耕翻,可有效控制杂草稻的发生。在尚未发生杂草稻的地方应注意不要到杂草稻发生较重的地区引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