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稻曲病发病的稻谷粒重降低,产量下降,秕谷、碎米增加,出米率、品质降低。稻曲病是真菌侵染稻穗引起的病害,病原菌是绿核菌。一般在水稻抽穗时侵害稻穗花器的子房、花柱及柱头,随后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,接着蔓延到胚乳中,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。病菌侵染谷粒后,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,后膨大如球,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,最后龟裂,散发出墨绿色粉末。绿核菌主要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,也可以厚垣孢子的形式在受害谷粒内或健谷颖壳上越冬。
(1)2014年稻曲病发病比较严重的原因有以下几种。
①当年气象条件适合稻曲病发病。上海地区今年7~9月高温天数少、阴雨多、日照少,适合稻曲病发生。稻曲病的病菌在温度超过34℃时难以生长,在24~32℃范围内都能发育,最适生长温度为26~28℃。稻曲病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侵入花器,田间湿度大、日照少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繁殖传播。日照不足还会使水稻干物质积累少,抗病性下降。
②部分水稻在防治穗期病害时用药偏迟。有些区县第一次用药时间放在9月2~4日,此时不少晚稻已经开始抽穗,病菌容易侵染稻穗。
③部分农户多年连用同种农药,防治效果差。多年多次连用普通井冈霉素药剂的稻田,防治效果变差。
(2)稻曲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。
①秋收时选用无病稻谷留种。由于稻曲病能以厚垣孢子的形式在被害谷粒内或健谷颖壳上越冬,留种田如发现有少量稻曲病病株要及时摘除病穗,集中烧毁;病害较重的留种田所生产的稻谷不宜作种。
②病重稻田应在秋冬深翻,以埋压菌核。对于发病较重的稻田,割稻后再用机器深翻,可把残茬及表土中的菌核翻压到土壤深层,然后再灌水,以隔绝氧气,杀灭菌核。
③改进穗肥施用。单季晚稻穗肥一般宜在倒2叶出生前施用,本市中熟晚粳品种一般宜在立秋至8月15日间施用。改变单施氮肥的习惯,改为施用复混肥,控制施氮量,氮磷钾等养分平衡促进,利于提高抗病性。
④穗期适时用药。预防稻曲病及穗部稻瘟病,要按水稻不同的生育进程分期施药。第一次施药在抽穗前5~7天,即多数稻株的最后一张叶片(剑叶)展全时。第二次施药在抽穗期。要趁无雨天施药,如施药后半天内下雨,要重新喷药水。
⑤选用高效药剂。选用6%井冈·蛇床素可湿性粉剂每亩60克,或15%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每亩70克,或10%井冈·蜡芽菌悬浮剂每亩150毫升,可兼治稻曲病和纹枯病。
往年稻曲病发生较重的田块或品种,建议选用75%肟菌·戊唑醇水分散粒剂(拿敌稳)每亩15克,或240克/升的噻呋酰胺悬浮剂每亩20毫升,或125克/升的氟环唑悬浮剂每亩45毫升。每亩药剂加水40千克均匀喷洒在稻田。